面對孩子「暴躁易怒」時,先別急,做到這「6點」教育孩子更加順利
2021/12/09

都知道發脾氣時教育孩子最無效;都知道情緒化回應會傷著孩子;都知道,不吼不叫才是好媽媽。可是,生活壓力山大,自己血肉之軀,真要求面對熊孩子象機器人一樣恒溫慢節奏,按照設定的節奏來,臣妾做不到啊!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多數孩子變的任性,愛摔東西,變的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大喊大叫!面對這樣的情況,許多家長都會責駡孩子,可責駡是沒用的,解決不了問題,只有了解孩子脾氣暴躁的原因,才能輕鬆應對!

孩子脾氣暴躁其實不少見。從心理成長的角度分析,脾氣暴躁的孩子大多數集中在2歲、7歲、青春期這三個年齡階段左右:

2歲左右:第一叛逆期,這年齡段的孩子脾氣暴躁常常表現在喜歡扔玩具、搶玩具、揮拳打其他小朋友,怎麼哄都不聽。

7歲左右:

這年齡段的孩子脾氣暴躁常常受強烈的好奇心驅使,執意探究時也會表現出暴躁和發脾氣。

青春期左右:第二叛逆期,這年齡段的孩子為彰顯個性,也為發洩情緒,常常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不願受大人主宰時,也會表現出脾氣暴躁。

當然,有些個別脾性暴躁的孩子並沒遵循這個年齡。但好父母懂得疏導孩子的暴躁,所以懂得教育的父母,他們的孩子也較少脾氣暴躁。以至于有教育者說,父母懂不懂教育,一個家庭的教育好不好,看他家的孩子是否脾氣暴躁(表情:情緒激動、眉毛上揚、嘴巴張大、雙頰漲紅)就是一個很好的判斷標準。

現在推薦給父母六個辦法,有了這些辦法,就能更好地克制自己的脾氣,也能更加順利地教育孩子了。

1、檢查自己

檢查自己,父母應該時時仔細檢查自己,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情況下,自己的心態會出現比較大的波動,會容易在孩子的身上發脾氣,然後要提前進行克制與預防。

2、彩排換位

提前彩排事前設想,在什麼情況下,自己應當作出什麼樣的積極反應,然後在腦海中模擬這種反應。

你還可以演家庭小品。孩子或其他家長扮演「孩子」,你扮演「成功家長」。模擬生活中的各種場景,表演「成功家長」的各種表現,自然你的脾氣就會變好。

3、獎罰自我

獎罰自我,每發一次脾氣,就給你自己一個小小的懲罰。每克制一次脾氣,就給你自己一個小獎勵。並讓孩子對你監督,這樣會促使你更加克制自己的脾氣。

4、改變環境

改變一下環境,心煩意亂的時候,放下手裡的工作,整理書櫃,整理寫字臺,換一換牆上的成功標語,不一會,心情就會好很多。

5、要求合理

小步前進,要求合理,父母不要對孩子與自己提過高的要求。不要試圖一下子就提高孩子的成績或改掉自己的壞脾氣,否則一旦沒有達到目標,就可能對自己失去信心。

每天給孩子制定一步他們能實現的目標。比如吃飯不好好吃,那麼第一步就要求他一到吃飯時間,就準時坐到飯桌前。當孩子達到這一步時,就進行讚揚和鼓勵,然後再進行第二步。不久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壞習慣就會改掉的,而父母的脾氣也會變好。

6、製造提示物

製造提示物,林則徐常把一塊寫著「制怒」的木牌放在案上,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靜。父母也不妨仿效林則徐的這種做法,製造不生氣的提示物,一看到它,就可以提醒自己:不要在孩子身上亂發脾氣。

歸根結底,當孩子脾氣暴躁的時候,要平和對待,根本就是要找出原因解決問題!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