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差的孩子,多生活在以下3種家庭裡,中的趕緊改
2021/02/07

如今家長養孩子似乎有一個誤區,孩子三歲前一味關注孩子吃飽穿暖,等上幼稚園也只是關心孩子在園裡過得好不好,家長跟孩子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等到了孩子上小學,家長突然慌了,因為作業和成績弄得家裡雞飛狗跳,還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上小學以後的學習,尤其是一年級剛接觸課堂學習時,考驗的是他的學習品質。而這些學習品質可是他出生這六七年積累下來的。尤其是孩子的專注力,是學習之源。那些經常說孩子上課聽講不認真的家長,其實是孩子的專注力不行。說不定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專注力受到了破壞。

這兩種家庭的寶寶專注力差,會嚴重耽誤以後的學習,家長中了得趕緊改。

一、3歲前看電視和看手機

現在的孩子很難帶,而越聰明就越難帶,整天的問題不斷,但家長累了一天,也想好好休息,但不少家長發現,只要把手機或電視給了他們,一切都變得輕鬆省事,為此有些家長直接就帶他們去看電視,或乾脆扔個手機,自己也樂得清閒。

因此,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不管走到哪孩子的手裡都拿著手機或是在看電視。這對專注力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從小就開始看電視,會在注意力上出現障礙,比普通人能低出10%,這一點在7歲以後才可以體現出來。

電視中的畫面切換的比較快,對大腦發育是有影響的,因為孩子的大腦程度是無法快速處理這些畫面的,最終只能被迫接受,那麼大腦的活躍度就會降低,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和機會去思考,專注力和思考能力都會有所下降,看似很專注,其實注意力是渙散的。

因為適應了這些快速的畫面,在去看靜止的事物時就無法專注起來,所以在看書時才會不停地動來動去,根本靜不下心來去學習。所以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專注力是非常差的,要是不及時調整,上學後也無法集中精神來學習。

二、事無巨細,總在寶寶玩耍時打擾寶寶的家長

記得我在老家帶樂樂時,邀請點點去家裡玩。兩個孩子坐在客廳墊子上專心地搭積木,我和點點奶奶在一旁聊天。點點奶奶愛操心,一會兒讓點點喝口水,一會兒又給點點指揮「把這個黃的搭上去,這樣就成個小房子了,點點真棒!」倆孩子坐在那裡直受干擾,看得我是真著急。

其實寶寶生來就具備可貴的專注力,嬰兒時期寶寶有時能專注地盯著一個物體幾十秒,這個時候可別打擾他。

對專注力的不破壞就是最好的保護。

三、父母愛爭吵

父母相互吵架,也會給孩子帶來壓力。美國西奈山醫學院的John Morrison與同事在研究中發現,長期經受父母吵架的孩子,由於感受到較多壓力,他們的大腦前額葉神經元的樹突會停止生長;

雖然前額葉神經元的樹突會有再生能力,但如果孩子感受到的壓力持續不能消失甚至加大,時間長了,會導致這種再生能力消失。前額葉是理智腦的重要部位,孩子專注力的出處。

所以說,父母愛吵架、家庭不和,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這個孩子的專注力可能會很差。

下面Wendy媽教父母們如何培養孩子注意力的4種方法,供家長參考。

方法一:

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改定時為定量。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表揚、撫摸、親吻等),並讓他休息5-10分鐘。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習。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要求孩子在審題的過程中,自己把題目的要求、條件用筆勾出來,以防止走神出錯。

這些都可加強孩子的自信,讓他感覺「我能自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方法二:

平時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當孩子專注于做他的小手工製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了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興趣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注意力呢。

方法三:

要儘量減少對孩子嘮叨和訓斥的次數,讓孩子感覺到他是時間的主人。教孩子學會分配時間,當他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做好功課,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孩子學人自己掌控時間,有成功的感覺,做事會更加自信。

方法四:

大聲讀書有利於訓練注意力。每天安排一個時間(10-20分鐘)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小文章大聲為父母朗讀,這是一個使孩子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儘量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把這種訓練一直堅持下去。

Wendy媽有話說:

專注力 對兒童成長和未來發展都非常重要,也是工作之後是個人能力的一種體現,專注力強的人做事情往往事半功倍。作為家長, 一定不要「以愛為名」時不時的去打擾孩子,自認為是地去關心孩子。

打擾于孩子而言就是不禮貌的,不尊重的,不合時宜的。只是因為是個孩子,所以這些所謂的情緒都省略了。我相信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是 從孩子的出發點去考慮問題,可千萬不要用錯了方式哦!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