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臉,六月的天,說變就變!當孩子愛發脾氣時,你是怎麼做的?
2020/12/07

大概是到了叛逆期,不到3歲的獅獅開始有了自己的情緒,滿足不了需求就用打人來發洩怒火。這些情景媽媽們是否熟悉?

說好了看5分鐘ipad,到點了媽媽拿走,孩子不依不饒還要看。媽媽表示不行,時間已到,孩子先是嗷嗚大哭,然後沖上來拍打媽媽。

晚上要睡覺,媽媽說:寶寶準備刷牙睡覺。孩子說,我不睡,我還要玩玩具。媽媽過來準備收拾,孩子推開媽媽,動手打媽媽,嘴裡念叨:我要打媽媽,媽媽走!

的確,孩子生氣的時候打媽媽,有一個暖心的原因——他覺得媽媽可以信任、值得依賴,所以只敢對媽媽動手。你看他敢打爸爸嗎?這點可以理解。但是孩子打人,到底要不要管?答案是肯定的。

01

允許孩子發脾氣

給孩子體驗情緒的機會

許多父母見不得孩子發脾氣,看到孩子生氣地朝自己喊叫、鬧彆扭、哭鬧撒潑的樣子,情緒也會被點燃,於是大聲吼罵孩子,或是立刻妥協,滿足本不該答應孩子的要求,希望孩子趕緊停下來。

這些做法可能見效很快,但卻是治標不治本,而且對孩子不負責,剝奪了孩子感受、體驗情緒的機會。

孩子只有親身體會各種情緒,才能更深刻地認識情緒、學會調節情緒。

正如兒童心理學家黛博拉·麥克納馬拉博士所說:

「讓孩子將脾氣發完,而不要試圖阻止孩子發脾氣。」

孩子和大人一樣,同樣有表達情緒的需要,喜怒哀樂都壓抑在心裡,才會影響心理健康。

想像一下你在工作中遇到了煩心事,想找朋友傾訴一下,朋友卻說:「你煩不煩啊,別說了。」心裡是什麼滋味?

孩子發脾氣,把情緒表達出來了是好事,關鍵在於父母需要教會孩子用合理的方式好好說話、好好表達,暴力、胡攪蠻纏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有句話說得很好:

「孩子不可愛的行為,其實是在呼喚愛。」

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首先應該帶著愛和耐心去接納和理解,看見孩子發脾氣背後的原因。

比如:身體不適;尋求關注;需求沒有被看見,不被父母理解;沒有學會有效的語言溝通;因為無法完成一些目標而挫敗······

可以蹲下來抱抱孩子,或陪孩子在一個安靜的環境裡待一會兒,告訴他「我知道······」、「我理解······」,問問他「是不是因為XXX事而感覺到生氣/委屈/失望?」

而這種能力,對家長自身的要求也很高:面對一個哭鬧煩躁、糾纏不休的孩子能夠不崩潰、不被影響,願意花時間陪伴,保持冷靜、客觀、平和。

這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不斷修煉,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長。

02

孩子是小怪獸,爸媽是奧特曼

有的父母知道,孩子可以是小怪獸,那自己一定是奧特曼,一物降一物。

孩子越生氣,家長反而越需要冷靜。

這種「智慧型爸媽」,認為孩子不可能無緣無故地哭,也不會無理取鬧地要求。

他們容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但行為上卻不縱容。

說到這,我想到了胡可遇上「生氣小魚兒」的場景。

在《不可思議的媽媽》中,有幾次小魚兒都在發脾氣。

面對豐盛大餐,小魚兒心心念念是自己的新玩具,他要求媽媽現在、立刻、馬上把新玩具組裝成「機器人」。

遭到胡可反對時,一場「魚式」暴風雨來臨。

當小魚兒因無法帶走心愛的玩具時,又一場崩潰大哭。

然而胡可碰上「生氣小魚兒」,不是指責,不是謾駡,更不是制止,而是第一時間送上「我知道」。

當小魚兒生氣時,胡可第一反應是肯定孩子的情緒,讓他知道媽媽理解他的感受,也接納他的感受,但行為上卻受到控制。

只有讓孩子情緒得到宣洩,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

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就曾分享過她的育兒之道。

有一天,她女兒提出了一個無禮的購物需求,她拒絕後,女兒很生氣,便大哭大鬧。

任憑女兒如何哭鬧,她都表現得很冷靜,強調挫折訓練。

回到家後,她陪著女兒待在房間裡,任憑她繼續哭鬧,但是會遞給女兒一條熱毛巾,讓她擦擦鼻涕一把眼淚一把的臉。

就這樣靜靜地坐在她跟前,看著她哭,一直等到她哭得筋疲力盡。

教授的做法,既堅持了自己的原則, 讓孩子明白自己可以宣洩自己的情緒,可以生氣,但有的行為不行就是不行。當然也讓孩子明白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爸媽都依然愛她

03

教孩子用合理的方式表達情緒

從中明白道理、明確是非

每個孩子在成長中都會經歷願望得不到滿足、被批評、被誤解受委屈、被人搶走玩具等等讓人感覺很不舒適的事件。

孩子應該是通過這些事情,明白道理、習得規矩、樹立正確的三觀,而不是只停留在發脾氣、用暴力的方式表達情緒上。

因此,當孩子發脾氣時,其實是很好的教育契機。讓孩子認識到:你的情緒,爸爸媽媽都理解,願意陪你一起面對,但是不好的行為必須被規范,過激的情緒表達必須調整。

第一點,可以利用繪本、故事書等,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養成好性格。

比如,玩具被搶走了,不是動手打人,而是告訴對方:「這是我的玩具!你搶走是不對的。」

被父母用很嚴厲的話批評了感覺很難受,也可以表達自己的心聲:「我認識到錯誤了,但是你這樣說我,我覺得很受傷!」

第二點,告訴孩子如果要發洩情緒,可以選擇自己安靜待一會兒、聽歌、寫字、看電影、大哭一場、打打枕頭、沙袋······ 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不在「負面」情緒中待太久。

此外,如果孩子因需求得不到滿足而發脾氣,父母在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後,應溫和而堅定地 告訴孩子為什麼拒絕他的要求

比如:「我知道你還想再看一集動畫片,但是我們之前早早定下的規則就是一天一集,定好的規則我們就必須要遵守。」

比如:「我理解你很喜歡那個小朋友的玩具,但搶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就像你的東西被搶走了你也會難過是不是?」

孩子會在這些事情中逐漸明白重要的道理和規矩,瞭解什麼行為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不斷完善認知和觀念:世界不是圍繞著自己轉的,不能要什麼就有什麼,有些原則必須遵守。

所以,父母在保持耐心、冷靜、和孩子共情的同時,也要明確什麼可以滿足孩子,什麼不行,堅持原則,不輕易妥協更改。

獅獅媽有話說: 孩子發脾氣,其實是對你的信任

每次在我們面前,葫蘆娃就會鬧脾氣,變得很不乖,奶奶就說:「跟著我們的時候可聽話了,你們一回來就不聽話。」

怪不得有人說媽媽不在,孩子就是乖寶寶;媽媽在,孩子就變成淘氣包。

《美國育兒百科》裡提到:

孩子沖你發脾氣,你就偷著樂吧。

那是對你的信任,你應該珍惜,而不是一心想養懂事沒有情緒的孩子。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