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別再信奉「哭聲免疫法」了,「哭了就抱」能讓孩子發育得更好
2022/02/11

帶孩子挺累的,特別是媽媽在剛剛生產完,身體特別虛弱的時候,孩子一哭,媽媽又心疼又著急。相信大多數媽媽,都是在孩子哭的時候,就會把孩子趕緊抱起來哄他,但大多數的老人卻非常反對。

她們經常說的就是:小孩子哭就是在「幹活」,你就讓他哭,千萬別抱他,抱起來就放不下了。

「不能抱,抱起來就要天天抱著她了!」別再有這種想法了,他的孩子已經受到了傷害我在醫院生兒子的時候,同病房的產婦先生了一個女兒。小姑娘從一出生就開始哭,哭聲特別響亮。孩子的媽媽就對婆婆說:「你趕緊把她抱一抱吧,別讓她哭了。」奶奶無動于衷地說:「不能抱,抱起來就要天天抱著她了。」

媽媽是剖腹產,自己不能動,又對老公說:「你抱一抱孩子,不然嗓子都要哭啞了。」這位年輕的爸爸卻說:「我看網上說了, 外國專家都不讓抱小孩,越哭越不能抱」。最後,還是孩子的姥姥把孩子抱起來了,她說,抱著就抱著吧,不然太打擾別人休息了。

這位爸爸口裡確之鑿鑿的外國專家是有的,他就是一個來自美國的心理學家—— 華生。華生曾經提出過一個著名的理論就是「 哭聲免疫療法」,他的理論就是孩子哭也不抱,不哭才能抱他,而且他為了證明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性格、智力成長都是有好處的,用自己年幼的孩子做親身實驗。

「哭聲免疫療法」,幾十年過去了,大眾終于不再相信這種荒謬的說法了。因為這位心理學家的孩子,經過父親的實驗,最終都成了他鬧劇的犧牲品。 他的兒子經歷了多次輕生,最終年紀輕輕就離開了這個世界。女兒常年酗酒,也英年早逝,這真是對父親教育理念最真實的打臉。

孩子哭,父母不去管他,對孩子的身心成長都是有害的!

長時間哭泣,沒有人管,孩子長大以後依賴性更強。

孩子在媽媽肚子裡時間最長,出生以後,孩子哭泣,媽媽的安慰也是非常有效的。

依戀理論之母」安斯沃思通過調查發現,六個月以內的嬰兒,如果媽媽能對孩子的哭聲及時做出反應,孩子哭的次數就會越來越少。

相反,如果媽媽對孩子的啼哭無動于衷,孩子的情緒會越來越崩潰,內心缺少安全感。

他們在睡覺、活動、飲食等方面反而會越來越依賴大人的保護和照顧。

經常哭泣,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新生兒最佳發育狀態就是吃飽、睡覺,長時間的睡眠對嬰兒的生長激素分泌有好處,所以長時間哭泣對孩子身體發育可能有影響。

孩子哭泣,媽媽就應該安慰孩子,媽媽的觸摸、語言、氣味對孩子都是精神上的安慰,有利于孩子和媽媽之間的感情增強,孩子內心安定,也有利于身體發育。

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在一歲以內, 只要他哭了,大人就應該把他抱起來。因為在孩子的這個年齡階段,哭是生理性的,是因為他身體上的不舒服,爸爸媽媽把孩子抱起來,能讓他感覺到快樂,感覺到身邊有人幫助他。

腦科學家洪蘭曾經在書中提到,嬰兒在哭泣時,父母和他的親密接觸,有促進孩子的大腦生長作用。

嬰兒一哭,就應該抱起來,會讓孩子獲得三種「能量」,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好處的。

父母的安慰,讓孩子內心充滿安全感。

嬰兒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所以餓了、累了、身體不舒服都用哭聲來表達。這時候父母的語言、擁抱、都會讓孩子內心產生安全感。

安全感會讓孩子釋放情緒壓力,身心輕鬆愉快對孩子以後的表達能力、學習認知能力、創新思維、情緒控制能力都有幫助。

媽媽的擁抱,讓孩子情感上滿足。

如果嬰兒時期,父母對孩子是比較冷漠的,孩子的情感上就容易有被忽視的感覺。孩子的情感需要父母的回應,就算是一個簡單的擁抱,一句沒聽懂的話,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給孩子情感上的滿足。童年得到父母的陪伴和愛護,孩子長大以後會很少有壓抑的情緒,身心健康發展。

家人的觸摸、安慰,有利于嬰兒的身體發育。

世衛組織曾經對早產兒有一種護理方式叫「 袋鼠式護理」。身體虛弱的早產兒俯臥在爸爸或媽媽胸前,讓他們有最親密的肌膚接觸。這樣促進嬰兒的樞神經系統發育,提高母乳餵養的效果,促進嬰兒身體健康成長。

正常的嬰兒長時間的哭泣,會讓孩子的身心產生壓力,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父母、家人的擁抱、身體接觸,會緩解孩子身體各個系統承受的壓力,有利于嬰兒身體發育良好。

媽媽不要擔心孩子被慣壞,多給他一點擁抱,多和他說說話,是最好的早教。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