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脾氣很暴躁的孩子,長大後會過的好嗎?
2020/11/12

臺灣心理專家楊極東先生說過:情緒是人類行為中最複雜的一面,也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

的確,如果一個人的情緒不能 自由流淌,那這個絢麗多彩的世界在他眼裡,可能 毫無意義;而如果一個人 把控不住自己的情緒,處理事情的 底線也就很難掌控,這又是 何其危險

孩子,你為什麼脾氣這麼大?

曾經聽聞這樣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

12歲的男孩子正 拿著手機玩得不亦樂乎,父親見兒子作業沒寫完又開始玩遊戲,忍不住罵了起來,孩子 卻依然我行我素。父親的火氣越來越大,最後 失控般地一把 搶過孩子的手機在地上摔個粉碎。

可孩子一樣 遺傳了父親的暴脾氣,一怒之下居然從樓上跳了下去。只留下萬念俱灰的父親在一旁追悔莫及……

生活中孩子發脾氣的現象 時有發生,可如果家長不加以適時引導,而是任其 肆意發展的話,還真是有著不小的 隱患。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的脾氣也不是一天就變得如此暴躁。如果身為家長有如下問題的話,改變已經是 迫在眉睫了。

1.一哭就妥協

生活中,一旦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輕則大哭大叫,重則撒潑打滾兒,接著就能換來爸爸媽媽的 妥協和讓步。慢慢的孩子也就習得了一種 慣性思維:哭鬧這種方式不但可行,還能讓自己最快 達到目的,那麼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又將從何而來呢?

2.以暴制暴

「再叫我就打你了」

「下次還哭不哭」

……

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家長 最直接的解決方式,往往是以 更強烈的怒氣壓制孩子的脾氣,用 更高的嗓門去蓋過孩子的哭鬧,甚至情緒失控到打罵孩子。生活中也不難發現,情緒失控的父母往往更容 易養出情緒暴躁的孩子。因為家長激烈的應對方式,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為孩子樹立了一個 反面典型

3.漠視孩子的情緒

帶給孩子的傷害程度可以與打罵相提並論的方式,便是

漠視孩子的情緒了。孩子無論怎樣哭鬧,家長都 視而不見,以為小孩子 哭過鬧過就沒事了。

在情緒上長期被父母冷漠對待的孩子,要麼從小 無法習得如何正確地控制情緒,遇到問題歇斯底里不知如何處理,要麼 唯唯諾諾看似懂事。實則卻是因為孩子形成了 討好型人格。無論是哪一種,想必家長的心裡都不是滋味兒。

如何幫孩子做好情緒管理?

孩子情緒能力的發展,需要經歷 被看到、被示范被強化這一系列過程,再經過 不斷地練習,才能真正獲得屬於自己的 情緒掌控能力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孩子大哭大鬧情緒失控時,也恰是我們 培養孩子情商、幫孩子習得如何正確控制情緒的 最佳契機。那麼身為家長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做呢?

教導孩子要從小抓起,那麼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1、不要妥協在孩子的哭鬧聲中

相信很多家長平時面對孩子的哭鬧無可奈何又不得不去哄,第一次哭鬧的時候你嚇得立馬去哄,第二次孩子在自己有要求的時候就會試著用哭去讓你解決,你又妥協,他感覺自己一哭鬧爸媽就心軟,自己的目的也能很快達到,慢慢也就習慣了,以後只要遇到自己不開心的事情自己想要的東西第一時間就會拿哭鬧來對付你。

如果事情不嚴重,孩子要求不過分可以適當滿足他們,如果要求過分或者無理取鬧那就不要心軟了,孩子自己哭會兒就會知道這個方法不可行,這時候再去耐心教導孩子:哭鬧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2、不要用暴力解決問題

對於孩子無理取鬧、哭個不停,應該怎麼辦?許多父母都是用暴力的方法直接解決

「你再哭一聲試試」

「不打你就不行是吧?讓你哭!」

「再哭就給我滾!」

……

父母每每都是用強制或者憤怒來制止孩子的哭鬧,甚至失控到打罵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情緒也很容易養成暴躁易怒;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發脾氣、打人都不能解決問題,而且還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3、溫柔接納孩子的壞情緒

無論多麼暴脾氣的孩子,在面對爸爸媽媽溫柔的攻擊中都會不堪一擊。當然,溫柔並不是妥協,而是讓孩子知道以後發生問題的時候要冷靜去解決。首先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情緒是不對的,這樣不僅傷害自己還影響他人;其次再讓孩子自己消滅掉壞情緒。

4、讓孩子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

「媽媽沒有讓你跟小夥伴玩沙泥,你不高興對嗎?」

「你身上這身新衣服是剛買的,而且沾上泥土不容易洗掉,我們回去換一身舒適的衣服,再來玩好嗎?」

然後再教導孩子,以後自己想要做什麼或者哪裡讓自己不高興了,先不要哭,先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要求不過分爸爸媽媽肯定會同意的等等。

父母不管做什麼都是為了自己家的寶寶好,希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成長為更優秀的大人。但是很多孩子理解不了父母的苦心,覺得父母總是在無休止的嘮叨,對自己千般萬般不好。當父母說出一些話的時候,孩子總是會用特別抵觸的情緒來面對家人,讓父母非常煩憂。

獅獅媽媽有話說

佛洛德曾經說過:「沒有表達的情緒永遠不會消亡,將來會以更加醜陋的形式湧現出來。」

有時候孩子的情緒壓制得太多,實在受不了的時候就會爆發出來,這時候脾氣就是一種發洩情緒的方式。

許多家長沒有重視過這個問題,覺得孩子就是脾氣大,時間久了孩子一有不滿就會拿脾氣去表達,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很有危害的。因此,家長平時一定要做好引導,這樣才能收穫一個優秀的好孩子。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