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罵越往懷裡鑽?孩子挨訓時的行為有「心理暗示」,別冷面相待
2021/12/10

「家長不能把打罵孩子作為管教的首選方式」。

這樣的話你聽過沒?

近幾年, 「溫柔教育」越來越流行了。相比起之前孩子淘氣的「打罵教育」,如今的家長似乎更偏向于用講道理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但是你發現沒有?

在這個育兒觀念的影響下, 「虎爸虎媽」是越來越少了,但熊孩子的數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還越來越多了……

甚至有家長反映:越罵越往懷裡鑽,根本就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一犯錯誤就小嘴一撇,哭腔一拉,往家長懷裡一鑽……「溫柔教育」真的錯了嗎?

越罵越往懷裡鑽?孩子挨訓時的行為有「心理暗示」,別冷面相待

孩子年齡小,沒有辨別能力, 經常會變成家裡的「破壞王」,稍微不注意,就能把家裡變成交通事故現場,讓新手爸媽們的血壓蹭蹭蹭往上漲。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明明自己手頭上的事情又多又急,孩子卻非要趁著這個檔口惹禍 ,犯一些小錯誤,有時候情緒上來了, 忍不住就會心急說上幾句。

可沒等說完話,孩子就小嘴一撇要哭出來,眼巴巴往自己懷裡鑽。

「要抱抱,要抱抱……」

一邊是事兒趕事兒的工作,一邊是非要扯著自己褲腳的孩子, 往往就會選擇無視孩子,往往就會選擇無視孩子, 先解決手頭上的工作,讓自己的孩子「面壁思過」。

但這樣的處理方式一般都會以孩子的號啕大哭收場:沒有及時得到安慰,孩子哭得更凶了。

是不是自己的孩子被「嬌慣」壞了?

犯了錯誤意識不到就算了,還非要「故意」耽誤大人時間?

還真不是。

被罵後孩子「求抱抱」行為後的心理暗示,新手爸媽們一定要搞清楚

①害怕被懲罰

小孩子心裡沒有是非對錯的衡量線, 當一時的貪玩換來家長的嚴厲對待後,他們也會在內心裡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被肯定」

面對不再溫和細語的父母,不清楚自己應該怎麼道歉的孩子就會害怕父母的懲罰舉動,而過于嚴厲的面孔也會讓他們害怕。

當察覺到父母有要生氣的跡象時, 一部分孩子就會通過「求抱抱」來試圖逃避可能存在的懲罰

②尋求安全感

在幼兒時期, 無法抵禦外來傷害的孩子們,會不由自主的依賴與親人的肢體接觸,通過這種方式來尋求安全感

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嚴厲的語調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覺得父母「不要自己」了

為了擺脫被拋棄的恐慌感, 孩子就會試圖增加和大人的肢體接觸,找尋情感上的肯定

犯錯後孩子「求抱抱」?家長應該這樣做

在成長階段,孩子犯錯誤在所難免。作為家長,需要做的不是在孩子面前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而是應該 與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對交流中存在的問題

當孩子犯錯後「求抱抱」,家長們更應該這樣做。

Ø 拒絕「冷暴力」,學會正確與孩子交流

孩子犯錯後,一部分性子火爆的家長會忍不住自己的脾氣,對著孩子破口大駡之後就將孩子晾在一邊,自己通過其他工作來釋放情緒。

從父母的角度來看,減少與「罪魁禍首」的接觸可以儘快消氣,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但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父母的行為就是一場「冷暴力」

為了避免孩子在責駡中失去安全感,父母可以學著控制自己情緒,先與孩子溝通,改掉動輒就發發火責駡的習慣。

Ø 利用「求抱抱」時機,掌握溝通技巧

孩子因犯錯而「求抱抱」時,正處于心理上的脆弱敏感狀態, 家長如果在這時對孩子輸出負面情緒,很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心理

一部分家長,可能會心疼哭得梨花帶雨的孩子而放棄教育, 選擇了直接原諒孩子,這其實就丟失了最佳的教育時機

當孩子犯錯誤而「求抱抱」時,家長可以先滿足孩子需求,然後再借助與孩子的肢體接觸時機趁機與孩子溝通,指出他的錯誤之處。

糖果媽媽寄語:

成長階段的孩子,就是一張透明的白紙。當他們犯錯誤時,家長們應該做的是引導改正,而不是一味的責駡。

相比于「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觀念,「有錯就改」的家庭氛圍裡更能養成心理健全的陽光孩子。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