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句口頭禪媽媽掛嘴邊,孩子會給你不一樣的結果
2020/12/16

父母常說這4句話,孩子會越來越優秀。

年輕一代的父母都知道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我們積極的鼓勵,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孩子健康、快樂、自信的性格。

清代教育家顏元曾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挫折面前,來自父母的鼓勵,能讓孩子不再懼怕,甚至越挫越勇!

家長積極的態度、表情和語言,會將隱含的期望傳遞給孩子,激起孩子更大的熱情去向父母期望的方向靠攏,使期望成為現實。

那麼,怎樣的話語能夠真正起到鼓勵孩子的作用呢?下面不同方面的5句話學起來、練起來,讓它們成為我們的口頭禪吧!

①  「爸爸/媽媽愛你」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我們中國式親子關係中,父母卻很少會對孩子說「我愛你」這三個字。

我們總覺得,愛不用說出來,孩子也能感受到,更多的是用行動來表現。

然而實際上,父母平時以「教育」為目的的說教、批評等做法,會讓孩子對這份愛產生懷疑,不能夠確定父母是否愛自己。

確信自己被愛和充足的安全感,會產生發自內心的自信、勇敢和樂觀,是孩子一生幸福感的來源。

愛,就是要說出來,孩子才能更直接、深刻地接收到。

做一個會表達愛的父母,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犯錯的時候、遇到挫折失落的時候、每晚睡覺前,常常對他說「爸爸/媽媽愛你」,讓孩子明白:

不管自己是什麼樣的、犯了什麼錯,父母對自己的愛永遠是不會變的。

這份無條件的愛,會給孩子心理注入無窮的能量。

②  「我理解······」

生活中,父母有些話,會把親子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

比如,孩子的玩具壞了,大哭,媽媽說:

「有什麼好哭的,玩別的不就行了嗎?」

放學回家,孩子說被老師批評了,爸爸說:

「活該,怎麼不批評別人,就批評你。」

教育孩子,如果缺乏情感的連結,是很蒼白的,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淡漠、疏離。

坦尚尼亞的作家夏巴尼在散文《童年》中寫道: 「孩子的憂患對成人可以說是微不足道,但對孩子本身卻是了不起的大事呀。」

孩子再小,他的情緒和感受也是很重要的,不可忽視。

這就需要父母具備共情的能力,能夠設身處地地體會孩子的感受,並幫助他表達出來。

對那個哭泣的孩子,父母應該告訴他「我理解,玩具壞了,你很難過」;

對被批評的孩子,也應當說:「我理解,被老師批評了,心理一定很不好受吧?」

無論什麼時候,父母首先要做的是 接納和理解孩子的情緒,多聽聽他的心聲,再談規則和道理,這才是真正看見孩子。

一個從小被尊重被理解的孩子,長大後才能尊重自己理解自己,有高自尊、高情商,更好地尊重和理解他人。

懂得共情的父母,也會和孩子建立起更優質的親子關係,讓教育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你能行,我相信你」

曾有一項調查詢問中小學生最喜歡父母的10種做法,結果顯示:「信任我」以63.5%的高得票率位居第一。

心理學家威廉姆-詹姆斯認為: 「人性中最深刻的本能就是被欣賞的渴望。」

孩子也是一樣,當被父母信任和欣賞的時候,會產生「我能行」的良好感覺,做什麼事都有信心、有動力,充分發揮潛能。

當孩子在學習一項生活技能的時候,不要嫌他做得不好而幫他做,告訴他「你能行,我相信你」,他會學得又快又好;

當孩子做錯了事的時候,不要一味地批評他,告訴他「我相信你下次不會再這樣了」,表達積極的期待,孩子會更自覺地管理自己,往好的方向發展;

當孩子遭遇挫折,灰心失望的時候,告訴他「你能行,我相信你」

,他會重拾自信,看到希望,勇敢地振作起來。

如果你覺得帶孩子很累,總是充滿焦慮和擔心,可能你需要的,只是對孩子多一點信任而已。

父母越是給孩子正面、美好的期待,孩子越會朝著父母期待的那個樣子成長。

④  「謝謝,有你真好」

很多父母把孩子當手心裡的寶貝養著,捨不得孩子做事。

其實,比起寵愛和保護,父母捨得「用」孩子,對孩子的成長幫助更大。

因為 「被需要」,能使人產生強烈的責任感,通過付出幫助到他人,體會到自我價值感。

孩子「被需要」的心理需求,大概從3、4歲就出現了,他們總想要幫父母做些事情。

這個時候,父母應該給孩子機會幫忙做些事,並表達感謝和認可,「謝謝寶貝,有你真好。」

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很美好的體驗,自信心、自我價值感都會得到增強。

生活中,父母可以適當示弱,多給孩子付出和愛別人的機會,在孩子幫父母倒杯水、拿拖鞋、捶捶背、做做家務的時候,真誠地對他說:」謝謝,有你真好。」

獅獅媽有話說:

其實沒有哪個孩子希望自己變成一個差生,尤其是被別人不喜歡的差生,怎奈何孩子想努力,卻總是在一個地方在跟頭,這個時候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用心的幫助。

多鼓勵孩子,激發孩子內心的興趣,這四句話記得常和孩子說,孩子會給你不一樣的結果。

我是獅獅媽,一個愛看書、愛學習的媽媽,專注孩子成長教育,想要瞭解更多育兒知識、教育知識,別忘了關注獅獅,獅媽將持續輸出更優質的內容。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