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就是一場得體的退出:你的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背後的變化母親要知曉
2021/04/02

前段時間在和朋友聊天時提到孩子,她問了我一個問題:「你家孩子現在怎麼稱呼你啊?」

我說:「當然是叫媽媽了,還能怎麼稱呼?」

朋友回答:「最近我兒子都直接叫我‘媽’了,我知道他這是長大了,我應該感到高興。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忽然心裡還有一點失落。」

雖然女兒到現在為止都叫我「媽媽」但是,我也很能理解朋友提到那種失落感。

從「媽媽」到「媽」,不僅意味著孩子長大了,也意味著孩子和母親的距離又遠了一些,不知道各位媽媽們,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呢?

孩子從咿呀學語開始,一直都是奶聲奶氣的喊「媽媽」:當他們高興的時候,會甜甜的叫著「媽媽」;感到害怕的時候,會帶著哭腔喊「媽媽」;想要玩具時,會撅著小嘴,撒著嬌喊「媽媽」。

這一聲聲「媽媽」貫穿了孩子的整個幼年時期;這一聲聲「媽媽」,體現的是孩子對母親的那種深深的依賴,而母親則在這一聲聲「媽媽」中,獲得了極大的自我價值感,哪怕是再艱難的困境,一聲「媽媽」也會成為她勇往直前的動力。

從「媽媽」到「媽」的轉變,說明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感在逐漸減弱,是一場母愛的分離。這個過程裡的母親十分的矛盾,她們希望孩子能快快長大,又捨不得孩子漸漸離去。其實這是每一位元母親都需要經歷的幸福卻又有些傷感的過程。

很多朋友也對此也深有感觸,她們紛紛私信留言給我:

「從奶聲奶氣的一聲「媽媽」到簡短的一句「媽」,再到兒子的一聲「老媽」,有失落也有欣慰……」

「以前閨女一直叫「媽媽」,後來上了小學之後突然有一天叫「媽」了,而且有很多的事情不需要我來説明了,我問為什麼?她說同學們都這麼叫,否則感覺很丟人。」

「前幾天剛跟女兒談論過這個變化,在「媽媽」和「媽」的不斷變化曲線中有感到失落更多是看到了成長。」

從「媽媽」到「媽」,意味著孩子長大了,代表著孩子想要去嘗試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了。

當稱謂從疊詞變成一個簡單俐落的單字,我們就知道孩子長大了,渴望獨立了,不想把對母親的依賴表露出來。

我們此時倍感欣慰,同時也有深深的失落,孩子長大了,不再那麼需要自己的陪伴和守護了。

尹建莉在她的書中寫道:「母愛是個逐漸分離的過程,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恒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幼年和童年時期的孩子對母親充滿了依賴,他們需要充分的母愛才能有安全感,才能讓他們的心靈變得富裕豐饒。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需要逐漸獨立起來,只有自己變得強大才能在社會上勇往直前,站住腳跟。

或許,這個過程會給母親帶來一些失落甚至是痛苦,但這卻是母親不得不完成的,是母愛的使命之一。

我們需要給孩子更多的個人空間,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懂得適當的放手。

孩子有自己的未來,我們能做到,只有陪伴、支持和目送。

請珍惜孩子還在奶聲奶氣的叫你「媽媽」的時光,請多給他們一些陪伴,讓他們被愛浸潤,請珍惜能夠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每一分,每一秒吧~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