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家長越鞭策孩子越不用功?試試「登門檻效應」,孩子更用功
2022/05/25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想必很多家長都聽說過這句話,甚至自己也正經歷著。

朋友小曹前幾天就和筆者吐槽了他家小孩,他和他老婆對孩子要求比較高,所以對孩子的督促也比較多。

可越是這樣督促,孩子越是不用功,即使每天晚上督促著寫作業,也常常要弄到一兩點,令小曹夫妻倆苦不堪言。但他家小孩絲毫不顧及小曹的督促,哪怕小曹就站在孩子身后,孩子該摳橡皮摳橡皮,半天都不會寫一個字。

其實這種情況是很普遍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非常高,但孩子似乎并不領情,一點兒也不用功,所以能把父母給氣得半死。

為什麼家長越鞭策,孩子越不用功?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催促,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能有個好的前程。但似乎有些孩子并不領情,甚至到了家長越催促,自己越不用功的地步,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①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太高

小曹夫妻二人都是名牌大學研究生畢業,所以他倆對于孩子的要求是比較高的,至少以后也要考個211大學。而且現在教育內卷非常嚴重,他倆又在競爭比較激烈的大學聯考大省,自然是希望孩子能從小就努力一些,這樣也能讓他倆少操心點。

其實像小曹夫妻倆這樣的家長并不少,特別是在北京海淀,很多精英家庭為了孩子能有個好的學校,從孩子出生就已經抓起。

那麼家長對孩子的這種過高要求,其實很容易讓孩子感受到特別大的壓力。因為每個孩子的智力發育以及學習能力是有差別的,而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所以過多的壓力,只會讓孩子喘不上氣。

要知道很多拖延癥患者出現拖延的原因,就是因為對自己的要求太高,布置的任務太多,導致情緒出現崩潰,所以干脆自暴自棄,不愿努力完成,因此就出現了不用功、不上進的表現。

②孩子的叛逆心理在作祟

不管孩子多大,家長似乎都會把孩子當成剛剛出生的嬰兒,所以對于孩子的期望,很多時候并沒有問過孩子自己的意愿。

就比如,有的孩子其實非常擅長畫畫,上課的時候會把課本畫得滿滿當當,畫上各種可愛的涂鴉。但這在家長看來就是不務正業,不好好學習,把課本弄得亂七八糟。

那麼面對家長這樣的態度,很多孩子自然是不樂意的,所以面對家長的高要求,孩子也就會用自己的叛逆進行對抗。這也是為什麼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后,會越來越不聽家長的話,因為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們面對家長的一些要求時,就會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反抗與表達。

③家長對孩子的態度有問題

有些家長在管教小孩的時候,往往會使用比較嚴厲的態度,甚至會帶有一些個人情緒,但這只會激起孩子的反抗。

教育專家孫玉濤就曾談到這個問題:家長如果以施壓者的身份對待孩子,那麼永遠都不能與孩子成為朋友。

因為當家長把自己的情緒和壓力給予孩子后,孩子也很容易受到家長的影響,甚至會受到雙倍以及多倍的影響。

那麼在這樣的情緒下,孩子很難做自己,他們甚至會因為承受了過多的情緒,導致他們狀態出現問題。所以他們就很容易在學習的時候,表現出懈怠、不用功,但實際是因為孩子無法將體內的情緒進行接收和消化。

④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

筆者曾經和孩子討論過關于學習興趣的問題,孩子說他同桌對數學非常喜歡,所以每次做作業都會先寫數學題,而他對英語更喜歡一些,所以每次都會先寫英語。

孩子和他同桌會有這樣的表現,主要是因為他們對不同科目的興趣有區別,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差異。

那麼有的孩子在學習的時候,表現出不用功,可能真的是因為對學習沒有興趣,因為并不是每一個小孩都對學習感興趣。

有的孩子可能是因為一次考試沒考好,所以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又可能是因為老師的一次批評,使得他對學習不再感興趣。所以這都容易讓孩子出現不用功,不想學習,不想寫作業的舉動。

家長如何利用登門檻效應讓孩子用功?

作為家長,自然是希望孩子能夠好好學習,用功一些,畢竟身為學生,還是應該做些和學生相關的事情。

那麼家長不妨可以嘗試一下登門檻效應,因為這能讓孩子逐漸對學習用功起來。因為該效應講究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就是當人接受并嘗試了一個小時后,那麼面對之后比較困難的事情時,往往也會欣然接受。

所以家長可以將該效率的原理,運用到鞭策孩子學習上,這樣也許就能讓孩子對學習慢慢用功起來。

●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很多中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從來都不會主動與孩子溝通,孩子想要什麼,需要什麼,完全靠盲猜,或者就靠自己的判斷。但這就使得親子之間多了很多隔閡,家長以為給了孩子最好的,但并不是孩子想要的。

教育專家呂佩橘就曾經談到:親子之間最重要的就是溝通,而溝通的關鍵在于尊重。這就意味著家長與孩子之間,是需要進行一些親密無間的溝通,但是在進行溝通的時候,并不是簡單地詢問,應該是心靈上的交流與尊重。

這也是筆者與父母關系差的原因,筆者在小的時候,父母從來不會主動與筆者進行溝通,總是各種粗暴式教育,導致彼此關系變得越來越差。

筆者認為父母從來都不與自己進行溝通,但父母卻覺得自己已經把能給的東西都給了筆者,所以矛盾也就在一次次地拒絕溝通中,變得越來越嚴重。

所以家長應該定期與孩子溝通交流,看看自家孩子的所思所想,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正確的「鞭策」。

●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那麼在運用登門檻效應的同時,家長需要對孩子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才能讓該效應發揮到最大化。

因為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孩子只有對學習感興趣了,自己愿意主動去學,才能真正地讓孩子用功起來。

那麼家長不妨可以跟孩子進行分析,了解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看看孩子究竟是因為畏難心理,還是因為對學習失去了信心。

家長可以把學習搬到生活當中,通過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引起孩子對于新知識的思考,接著就可以逐漸引申到學校的學習。

因為家長只有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了,才能避免孩子出現三分鐘熱度的情況,也能讓孩子的專注力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很大的提高。

●把大目標拆分為小目標

這其實是登門檻效應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將一個大任務,拆分成無數個小任務,之后再讓孩子逐一完成,從而達到最終的目的。

就比如,有的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非常不用心,很容易三心二意,一會摸摸尺子,一會摳摳橡皮,不能長時間保持高效率的學習。那麼家長就可以把一個完整的學習時間,拆分成很多個,讓孩子逐一完成。

家長可以先讓孩子保持三分鐘的高效率學習,那麼在這三分鐘里,孩子不能做其他任何事情,只能埋頭學習,等時間到了后,就可以讓孩子玩一會作為獎勵。

在第一個周期結束后,家長就可以在三分鐘的基礎上增加時間,例如可以五分鐘,七分鐘等等,直到孩子可以完整地學習二十分鐘到半個小時為止。

通過這樣的拆分,就可以將很多看似完成不了的事情,全部都變成了一個個可實現的小目標,也就是所謂的循序漸進。

但是家長也要和孩子設立一些獎懲制度,例如在規定的時間里,高效率地完成了目標,那麼就可以獲得獎勵,但如果沒有完成預定的小目標,就應該受到懲罰。

通過這種方式,也能幫助孩子進行及時地復盤,同時也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家長應做好帶頭示范

很多家長都會忽略這一點,但是家長的示范作用,對于孩子的意義非常大。就比如,有的家長雖然不讓孩子玩手機,可自己在監督孩子學習的時候,卻會不停地在旁邊刷手機,這就容易讓孩子感到不舒服,會覺得父母自己都做不到,居然還要求自己。

所以家長在要求孩子的時候,首先要看一下自己能否做到,盡可能地在孩子面前起到帶頭的作用,這樣也能讓孩子更有積極性。

孩子學習不用功,家長在管教的時候,應該多一些耐心,盡可能地循序漸進,畢竟一口吃不成個胖子,所以還是要一點一點地來。在交流的時候,也要盡量保持耐心,要讓孩子感到尊重,這樣才能讓彼此間的交流更加暢通。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