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愿意對你發脾氣是好事,該慶幸,因為不敢發脾氣的孩子「很可憐」
2022/06/24

對于家長而言,孩子愛發脾氣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特別是有些孩子在小時候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在長輩的縱容下,孩子的脾氣也越來越差,稍有事情不順心意,就開始大哭大鬧,至于對家長惡言相向。

發脾氣其實也并不完全是一件壞事,只不過性格如果太過溫和,那就顯得懦弱了,在將來進入社會后很容易吃虧。

孩子如果有愛發脾氣的習慣,家長要學會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積極引導孩子宣泄自己的情緒,讓孩子學會如何來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來處理自己的情緒。

之前在商場里看到了這樣的一幕,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坐在玩具店門口哭鬧,想要他的媽媽給他買遙控車,一旁的年輕媽媽一直在督促著他快走,表現得非常的不耐煩,但孩子似乎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反而哭鬧的更厲害了,終于這位媽媽忍受不了了,甩起手就給了自己的孩子一巴掌。

一時間這個孩子愣住了,這位媽媽緊接著說了一句 「你再這樣鬧下去,就一個人待在這里吧!」

說罷便向商場門口走去,孩子反應過來后,在后面緊緊跟著自己的媽媽,想要去拉媽媽的手,但是他的媽媽卻對他置之不理,繼續快步向前走。

在看到這一幕后,我感受到了這個孩子在此時的無助,其實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大可不必用這樣極端的處理方式。

孩子愿意對你發脾氣,這是好事,因為不敢發脾氣的孩子更可憐

現在很多家長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處理的方式都非常的簡單粗暴,特別是對于一些父親而言,他們的教育觀念還停留在「不打不成才」,所以在處理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經常都是對孩子非打即罵。

這樣看似是管教住了孩子,但其實,并不能讓孩子真正地認識自己的錯誤,長期下去,反而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懦弱,壓抑自己的情緒。

而這樣的孩子往往也是最可憐的,他們這麼小,就要承受本不應該承受的一切。所以,家長如果遇到不敢發脾氣的孩子,一定要反思自己的行為。

●孩子的脾氣,往往受家人所影響

王先生的孩子今年剛 滿5歲,性格卻非常的暴躁,一旦有什麼事惹他不開心了,便開始摔東西,然后再躺在地上大哭大鬧,而王先生的 處理方式,也非常的簡單粗暴, 直接拿起了衣架打孩子,但卻收效甚微。

孩子在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后,還是會大發脾氣,同往常一樣哭鬧。

究其原因, 其實是孩子在小的時候,受到了家人的影響,在孩子4歲前,一直都是老家的父母在帶,老人對孩子非常的寵溺,經常會無條件的滿足孩子各種無理的要求,也正是因為在這樣的嬌慣下,才導致了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差。

而自從孩子來到他身邊后,王先生夫妻倆每天也忙于工作,很少有時間跟孩子相處,家里都是保姆在帶孩子,而保姆又不敢教育孩子,這才導致了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差。

●家長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脾氣

馮先生的兒子正在上初二,最近馮先生發現他的兒子受到了其他同學的欺負,但兒子卻從來沒有給他講過這些事。

于是馮先生便向兒子談起了這件事,經過交談后,馮先生卻驚奇地發現,兒子的脾氣簡直過度好了,完全沒有反抗意識,只知道一昧的忍讓。

而馮先生孩子出現這樣行為的原因,跟馮先生從小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關,馮先生從小就對孩子要求非常的嚴厲,無論是從學習,還是從待人接物上,都對孩子的要求非常高。

一旦孩子沒有達到要求,或者是孩子有無關學習的「無理要求」,都會受到馮先生的嚴厲呵斥,也正是在這樣的教育下,磨平了馮先生孩子的棱角,成為了一位「好好先生」。

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應當做到這幾點,正確對待孩子的情緒

先讓孩子宣泄情緒,再弄清事情的緣由

孩子之所以發脾氣,是因為感覺心理受到了壓抑,想要將情緒釋放出來,家長如果在這個時候強行阻止孩子發脾氣,會讓孩子的心情變得更加壓抑。

對此,那可以先讓孩子把情緒宣泄出來,等孩子情緒平復后,再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采取合適的方式來處理。

做好孩子的榜樣

現在一些年輕的父母,自己的脾氣都不好,經常在家里吵架,甚至有時候雙方之間還會大打出手,而在這樣的家庭環境的影響下,孩子自然而然也會有樣學樣,養成壞脾氣。

對此,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發脾氣,即使是要發脾氣,也要選用合理的方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暴力的一面。

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也是開始學著控制自己情緒的一個過程,發脾氣是宣泄情緒的一種方式,但是不能盲目地對他人發脾氣,因為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會選擇像父母那樣包容孩子壞情緒,因此,父母要學著讓孩子開始嘗試控制自己的壞情緒,用合理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情緒,盡量不要因為自己的壞情緒而影響到了他人。

結語

孩子發脾氣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而作為家長,我們要試著去引導孩子的壞情緒,讓孩子的情緒得以宣泄,而不是一味壓制孩子的壞情緒。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