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跟你說「我怕」時,你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很關鍵?
2021/01/28

當孩子跟你說「我怕」時,你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很多人幾乎脫口而出:「別怕,這有什麼好怕的。」我曾經也以為,這絕對是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

01

前兩天去逛商場,看到讓人心痛的一幕。

商場的一樓中心,是個小型的遊樂園,裡面有個攀爬區,孩子們能系著安全繩,自己從下爬到上,旁邊有教練看護。

媽媽們帶娃逛累了,都會在那兒休息,正好讓孩子自己去玩一玩。

經過時,看到一個六七歲左右的小女孩,死命地揪住媽媽的衣服,仰著的臉上都是淚,小腳不停地跺著說:「媽媽,我不想玩,我害怕。」

女孩媽媽掰開她的手說:「這有什麼好哭的,真是沒出息,你看萱萱姐,都已經上去了,不用怕,快去吧,媽媽跟阿姨在這兒等你。」

孩子媽用力將她往教練那邊帶,孩子卻蹲在地上怎麼都不肯去,後來還大聲地哭了出來。

一旁的女士勸著:「算了算了,孩子不想玩就讓她看著吧,等萱萱玩完咱們再走。」女孩媽媽一巴掌拍到孩子頭上說:「不去算了,哭什麼哭,膽小鬼,真是像你爸一樣沒用。」

說完,媽媽氣呼呼地坐在一旁,女孩嚇得站在那裡看著,雙手不停地揉搓著衣服。

看著她小心翼翼略帶發抖的模樣,我特別難過。因為我小時候,也曾這樣被母親對待過,所以我到現在都對那些遊樂設施,有著高度恐懼感。

每個人都會出現害怕的情緒,尤其是孩子,在他說「我怕」時,作為孩子最信任的依靠,我們父母的反應,至關重要

02

當然,面對孩子們的害怕和擔憂,除了接納,一部分父母還可能需要多做一件事,那就是減少我們自己的焦慮。

心理學作家李雪講過這麼一個故事:

有個女孩特別害怕貓。

有一天,女孩媽媽帶著孩子到李雪的工作室做客。

工作室裡養著很多隻貓。於是打從一進門,媽媽就像一隻母雞一般,全程小心翼翼地把女兒護在自己的身後。

後來因為有事,媽媽短暫離開了女孩。只剩下女孩、李雪,以及那些四處散落的貓。

發現沒有人保護自己了,女孩對李雪說:「阿姨,我怕貓。」言下之意,你為什麼不到我身邊來,保護我?

可李雪沒有任何動作,只是淡淡地問,你想去找媽媽嗎?她在樓上。

女孩撇撇嘴。

她既沒有去找媽媽,也沒有往李雪身邊湊。相反,過了那麼一會兒,她跑到了距離貓咪很近的地方,放鬆地玩了起來。

為什麼媽媽不在的時候,女孩反倒能夠跟貓咪和諧相處呢?

因為女孩的媽媽親手製造了太多無用的焦慮。那些焦慮導致了孩子變得逃避、自我弱化,不再嘗試新事物。

而當媽媽離開, 沒有人再把自己的擔心一股腦兒倒在孩子身上,孩子反倒放鬆下來,整個的活動變得自主且自由。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03

孩子恐懼時,爸爸媽媽的積極回應,是給孩子最好的「安慰劑」。

當孩子訴說自己的恐懼時,最需要的其實是父母積極的回應,爸媽可以怎麼做?

積極地傾聽,告訴孩子我能理解

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中提到:「

當孩子說出「媽媽,我害怕」時,本能的反應就是「這有什麼好怕的」,似乎孩子的「害怕」在大人眼裡是就是一個「不合理的存在」。這樣的安慰其實是在否定孩子的感受,給孩子的恐懼「雪上加霜」。

但積極的傾聽需要媽媽全身心地投入,不止用耳朵,更是用心去聽孩子的訴說,專注地體會孩子感受。

無條件的接納,你感到恐懼並不丟臉

孩子因為想像力比大人更豐富,同時認知能力又有限,所以很多在大人看來並不值得害怕的事物,在孩子的眼裡就會成為被放大的「恐懼對象」。比如:一隻玩具蜘蛛、一條玩具蛇、一把會發出聲音的玩具槍……。

當他們因此產生恐懼,無助地說出那句「媽媽,我害怕」時,我們不必過於擔心,可以明確地告訴孩子:「媽媽會一直陪著你!」

。我們要允許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要接納孩子心中的不安,讓孩子體會到跟媽媽呆著一起是安全的。

正確引導,讓孩子描述出來,就沒那麼可怕了

皮亞傑的「兒童泛靈論」認為:

而這個時期,孩子對外界事物的認知還處在積累階段,父母是孩子認識外界事物的通道之一,當孩子產生恐懼心理時,父母的引導格外重要。

作為媽媽,我們可以帶孩子在生活中多觀察,讓孩子逐漸積累生活經驗、明白一些科學常識。當孩子產生恐懼心理,要及時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平時多鼓勵孩子、讚賞孩子勇敢的表現,可以鼓勵孩子畫出自己讓自己不安的東西,或者鼓勵他們描述出來,越具體越好。

有時孩子會發現原來自己害怕的東西也不過如此啊。

Wendy媽有話說:

跟孩子一起直面恐懼,恐懼就沒有那麼可怕。

好的父母,是孩子的陽光,能幫助孩子勇敢的成長。

好的家庭,是溫暖的港灣,在孩子敏感害怕時,能給出踏實的保護,等待孩子積蓄力量,然後自由飛翔。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