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挨打和從未挨過打的孩子,長大后差距很大,值得所有家長深思
2022/04/24

俗話說「不打不成器」,常言道「棍棒出孝子」,可以說在傳統的教育文化中,打孩子似乎是教育孩子的必用手段。

而現在的某些教育理念中,卻對打孩子這件事嗤之以鼻,更多的是提倡尊重、愛護、鼓勵與引導孩子。那麼,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到底打孩子比較好,還是不打孩子比較好?

「棍棒教育」下的孩子,未必不成器

墩兒就是一個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孩子,墩兒的父母對于墩兒的教育是非常嚴格且「暴力」的,因為當墩兒做錯事情的時候,家長會打墩兒,墩兒學習不好,或者是不好好吃飯的時候,家長也會打墩兒,總之,墩兒從小到大沒少被挨打。

父母的棍棒教育,在很多人看來,都是十分的不正確,老師也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會給孩子帶來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

但是,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墩兒其實早就已經習慣了這種教育方式,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墩兒開始變得內心強大,性格堅韌。

墩兒長大之后,到了一家公司擔任業務員,有一次,墩兒和自己的客戶不知道因為什麼起了矛盾,客戶直接一杯水澆在了墩兒的頭上,但是墩兒卻并沒有還手,而是默默地承受著這份在他人看來屬于侮辱的行為。

事后,很多同事都在為墩兒鳴不平,覺得就算是失去這個客戶,也得把他揍一頓,把面子找回來,但是墩兒并沒有這麼做。

結果,第二天這位客戶就簽了大單子,并且親自來到墩兒的公司,給墩兒道了歉,甚至還背地里想要把墩兒招到自己的公司,因為他對墩兒的這種堅毅,而識大局的性格,十分的欣賞,覺得墩兒是一個能夠成大事的人。

其實,打孩子對孩子的傷害固然很大,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 打孩子的教育行為 ,與此同時 也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益處。

◎讓孩子的逆商得到提高

孩子如果經常被家長「粗暴對待」,那麼本身的 逆商就可能會得到提高

逆商,也就是孩子面對逆境時的商閾,經常被家長打其實就是一種逆境,孩子如果經常處于這種狀態,那麼自己的心智就會逐漸的被磨煉,從而讓孩子的逆商提高,變得更加的堅毅、變得有耐心、變得有毅力、變得懂得隱忍與顧全大局。

◎讓孩子更具原則性

孩子被打的時候,受到的是身心雙方面的教育,所以孩子會對被打的原因產生極為強烈的印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長記性」。

而經過棍棒教育之后,孩子就能夠明確地知道什麼事情是對的,什麼事情是錯的,什麼事情是完全不能夠觸犯的等等。

從而變得非常有原則,而有原則的孩子,在行為做事的時候,都會更加的高效且成功率更高。

◎有效打破孩子的壞習慣和錯誤思想

打罵孩子除了帶有糾正錯誤的效果,還具有一種心理震懾的效果,從而讓孩子直接放棄繼續使用錯誤行為矯情、試探家長底線的心理。

所以,棍棒教育能夠高效且直接地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思維與習慣,讓孩子快速地成長。

看到這里,可能很多人不認同這種說法,畢竟,在大多數人眼中,經常挨打的娃和從未挨過打的娃相比,還是覺得不被挨打的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不經常挨打的孩子,將來未必就會優秀

東子的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可以說是十分關愛的,從來沒有想過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甚至覺得使用棍棒教育的家長都是粗鄙之人。

而東子的父母在對待東子的時候,簡直是無微不至,就是那種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掉了的感覺。

所以,東子的成長過程中,是沒有得到任何來自己家長的打罵的,東子犯了錯之后,家長也很少會訓東子,甚至有時候直接對東子的錯誤視而不見。結果,東子逐漸地就 養成了一種任性的性格。

而東子的這種性格,可讓東子在學校受盡了苦頭,因為同學可不是東子的家長,并不會慣著東子,所以東子經常感覺自己在學校被欺負,總是哭哭啼啼的。

而東子的表現,也讓同學們更加的嫌棄,甚至叫東子「東妮兒」

,覺得東子不像個男子漢,總是娘娘腔一樣的。

當東子大學畢業后,去找工作也是屢屢碰壁,而東子也受不了面試失敗的打擊,每天都是哼哼唧唧、抽抽噎噎的。

后來,東子的爸爸托關系給東子找到一份工作,結果上班的第二天東子就不去了,而原因只是因為「我感覺同事都不喜歡我」。

有時候,不打孩子,過于溺愛孩子,嬌慣孩子,孩子可能會變得既沒有膽識,又沒有擔當。而這, 對于孩子的未來發展影響很大。

①導致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極差

沒有受到過家長的打罵,孩子就等于是很少接觸逆境,當孩子的學習或是生活中出現一些挫折的時候,孩子就無法獨自面對,無法承受挫折帶來的壓力,無法單獨去面對困難,從而變得只會打退堂鼓,什麼事都做不好。

②導致孩子無法快速融入社會

經常被嬌慣的孩子,環境適應能力是很差的,并且情商較低,在畢業之后是很難快速地融入到社會中去的,因為社會是冰冷殘酷的,而家庭環境是溫暖和諧的,截然相反的環境變化讓孩子難以適應。

結語

當然,并不是說,不打孩子不好,也不是說打孩子就對,而是要告訴家長, 沒有絕對好的教育方式 ,對于任何教育方式,家長都要靈活運用、合理運用、適時運用,讓棍棒教育與鼓勵教育并行,讓兩者相得益彰,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發展的更好。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