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教育"時不跑的孩子,他們在想什麼?3個原因聽了想抱抱孩子
2022/02/12

很多人在童年都因為調皮被父母說過的,甚至很多孩子是在「教育」中長大的,現在雖然人們越來越注重 家庭教育講究科學育兒,並且宣導平等、民主, 尊重孩子。但兒童看問題的角度和成人完全不同,有的時候做一些事令人頭疼,父母免不了控制不住情緒。不知道你是這樣的父母嗎?

很多父母也很 認同這樣的做法,曾經有資料表明,我們國家有不低于80%的孩子,都受到過來自父母的「教育」。家長的目的就是通過讓孩子挨皮肉之苦,得到深刻的教訓。確實,有的孩子在經常被「教育」後,變得很 乖巧聽話,然而這未必是好現象。

從成長角度看,事事聽從父母,因為擔心被揍而 逆來順受,會使孩子變得缺乏自主意識,沒有主見。或者變得 敏感,很容易因為父母或者他人一句話而 影響本來的決定。

北京某號線路捷運上,一位媽媽在車廂內當眾擰孩子的臉,並且讓他 跪著。有乘客表示,這名七八歲的孩子在座位上拿著手機,外人不知他犯了什麼錯,媽媽狠狠「教育」對方。

孩子全程沒有任何 反抗,也沒有躲開,只是默默把口罩帶好,媽媽並沒有停手,繼續「教育」。這名男孩兒 下意識用手擋了一下,媽媽非常 氣憤,並且把他的書包扔到了地上。孩子沒有 躲閃,任由媽媽處置。

到站後,這位媽媽揚長而去,孩子急忙站起來從車廂裡撿起書包,快速 追趕媽媽。很多人表示,孩子即使有再大錯,當眾教訓也 不妥當,年齡再小也有 自尊心啊!

很多家庭中,因為一件小事兒父母被 激怒,站在父母的角度,他們對孩子的言行 不滿意,情緒難以控制,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 錯誤,印象深刻加以改正。人的本能反應會 躲避,但是往往很多孩子明知道,不跑也 不反抗。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有三個,聽完你會心疼的想抱抱孩子,不捨得了!

原因一:內心害怕,身體不受控制

很多人在遇到一些困境的時候,由于被驚嚇而

束手無措,心裡想趕快逃跑,但是 行為卻不能順應內心,即便是成年人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在孩子心中父母是最信任和 依賴的人,並且也是最愛自己的人,當父母體罰的時候與平日寵愛有佳的 狀態完全不同。孩子內心的落差使他失去安全感 不知所措,心裡害怕身體一時不受思想的控制,還擔心因為逃避,將受到更 嚴厲的懲戒。

原因二:無聲的反抗

每一個孩子都有 自我意識,尤其是到了2歲以後越來越強烈,很多事他們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做錯了,一怒之下就 暴力解決。

在孩子看來,他認為自己並沒有錯,或者不明白錯在哪裡。所以,任憑爸爸媽媽 懲罰不跑也不鬧,做出無聲的反抗,這是一種 消極情緒的表現,這部分孩子一般性格比較 倔強

原因三:逃跑解決不了問題

有的孩子最初時並不會呆在原地,也會選擇 逃跑,但最終父母會更加生氣,更加 嚴厲地批評和懲罰,在心裡留下陰影。再次內心 恐懼不敢再跑,乾脆不跑了,希望爸爸媽媽儘快消氣,自己也不再受皮肉之苦。

在對孩子的言行不滿時,父母可以先調整 平復自己的情緒,如果反應過于激烈,勢必會嚇到孩子,這使他以後也容易成為 膽小怯懦的人。

有時候孩子做事並不是父母想象的那樣,要通過 引導讓他講出做這件事的初衷,再 判斷犯錯誤的原因,經過溝通給孩子充分的 解釋時間和權利。

Tips:從心理學角度看,在暴力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性格更 敏感、倔強,容易有抵觸意識,受暴力影響也容易是一個偏 暴力的人,或者變得懦弱、膽小成為 討好型性格。

結語:

成長過程中,孩子 犯錯不可避免,有的錯誤出于 認知有限或者好奇心所致,明知故犯或者故意和家長作對的孩子,只是極少數。 教育的方式也有多種。把孩子當做獨立 個體,給予尊重和理解,遇到問題多站在他的 角度思考,多聽聽孩子的想法,用理解 平等的心態溝通。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