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不帶娃,長大後阿嬤要搬來一起住?孫子一句話絕了阿嬤的念想
2022/01/08

如果孩子小時候阿嬤沒有照顧,等孩子長大後阿嬤想搬過來一起住你會同意嗎?

前天上網看到有寶媽講述了這樣一段經歷,她從生完孩子後就一直沒有上班,也沒什麼經濟來源,日子過得比較苦。

孩子姥姥有些看不過去,時不時將娘倆接到家裡來照顧,還隔三差五給些經濟支持。

後來寶媽想要外出工作,本想把婆婆接到家裡幫忙照顧孩子,卻沒成想遭到了婆婆的拒絕,無奈之下只能將孩子送到姥姥那裡,就這樣一直到了孩子讀國中。

寶媽工作這麼多年,好不容易終于攢下錢買了套房,將孩子接回了家中,這時候婆婆卻聲稱自己在家想孩子想得不行,堅持要搬進來照顧孩子。

可想而知寶媽十分生氣: 當初孩子還小的時候,請你你不來,現在孩子大了不用照顧了,你想住新房子享清福?

不過還沒等寶媽對愛人表示不滿,孩子先站出來了,直言「如果阿嬤搬進來,我就住在學校不回家」,阿嬤看到孩子是這樣的態度,也就不好意思再提,此事不了了之了。

小時候不照顧,長大了也很難親近

在生活中,有的老人可能確實會有一些「不勞而獲」的心思,孩子小時候用種種理由推脫,既不照顧孩子的成長,也甚少操心孩子的生活,等孩子終于長大後,想著和兒孫住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可從兒童發展心理學上來講,如果孩子小時候老人沒有給予過關心和照顧,等孩子長大後關係往往也不會太親密。

在發展心理學中有這樣一種理論,孩子會在嬰幼兒時期與主要撫養者建立依戀關係,這是其最初的社會性聯結,也是孩子情感社會化的重要標誌,其中包括:

1. 無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從出生到3 個月)

此時寶寶對所有人都難以區分,對任何人都沒有偏愛,所有人對孩子的影響都是一樣的。

2. 有差別的和會反應階段(3-6 個月)

這時候寶寶對人的反應開始出現差別,對主要監護者更加偏愛(大多為母親),而且對于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反應也是不同的。

3. 特殊的情感聯結階段(6 個月-2 歲)

此時寶寶對于母親的依戀顯得尤為突出,對陌生人的態度變化很大,見到陌生人或者是母親離開時,寶寶很容易大哭不止,乃至于緊張地大喊大叫。

4. 目標調整的夥伴關係階段(2 歲以後)

在2歲後,寶寶會意識到一部分成年人的情感,明白母親不會拋棄自己,並且由于認知能力發展,依戀心理和物件不再僅有媽媽,人際關係發展出現極大轉變。

所以就算是爸爸媽媽,如果小時候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建立健康的「依戀關係」,孩子也很難感到親近,更何況是爺爺阿嬤了。

試想當孩子小時候既沒有收到爺爺阿嬤的照顧,也沒有得到來自他們的陪伴,自然難以跟他們建立起比較健康的依戀關係。

等長大後如果爺爺阿嬤突然想介入孩子的生活,住在一起朝夕相處,孩子很難說是否會感到反感。就像上面那位孫子一樣,態度堅決地反對,其實也在情理之中。

付出才有收穫,老人應儘量幫助照顧孩子

老人奔波操勞一輩子,晚年想要好好休息本來無可厚非,但如果眼看子女需要幫一把,而選擇拒絕幫助的話,就算子女懂得感恩,也難免心生埋怨。

而且因為孩子在爸爸媽媽的辛苦照顧下長大,爺爺阿嬤缺席了其成長,那麼孩子長大後難以對爺爺阿嬤親近,幾乎是必然的結果。

如果此時爺爺阿嬤開始「道德綁架」,希望享受天倫之樂、子孝孫賢的老年生活,無疑是很難實現的。

所以儘管從法律上來說,老人沒有幫忙照顧孩子的義務,而子女則不能拒絕贍養老人。但根據我們的社會現實,老人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在照顧孩子方面最好還是能伸出援助之手,這樣既能解決子女的燃眉之急,又能與孫輩建立起良好的依戀關係,享受到兒孫真正的孝順。

糖媽結語:

老人儘管沒有帶娃的義務,但還是希望老人們能多多理解子女的不易,儘量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有利于收穫其樂融融的和睦家庭,過上更幸福的晚年生活。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這樣的老人嗎?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