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媽媽在家時,寶寶反而更容易哭鬧?心理學:其實是好事
2021/12/05

前天有一位粉絲給我發私信吐槽:寶寶白天跟著爺爺奶奶時乖得不行,就像一個可愛的小天使。

可等到晚上媽媽回到家後,寶寶就會變得特別任性,吃飯必須得「連哄帶騙」,睡前稍有不順心就會嚎啕大哭,動不動擺出一副「一哭二鬧三撒潑」的模樣。

這位寶媽很是鬱悶:為什麼我在身邊,孩子反而變得「調皮」了?是我哪裡做得不好嗎?

我給這位寶媽回復說: 恰恰相反,你很優秀!正是因為寶寶對你足夠的「依戀」,才會有這樣的表現。

如果孩子不哭不鬧夠獨立,那麼媽媽才應該多多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寶寶的不同反應,代表著不同的依戀關係

1950年,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創建了「依戀理論」。鮑爾比認為 依戀是嬰兒與照顧者(一般為母親)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情感關係,是一種感情上的聯結和紐帶。

在鮑爾比理論的基礎上,美國心理學家瑪麗愛因斯沃斯做了著名的「陌生情境實驗」,通過為嬰兒模擬陌生環境、與媽媽分離、和于陌生人相處三種情境,來觀察嬰兒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緒反應、對媽媽的依戀行為等。

經過數次試驗後,愛因斯沃斯根據嬰兒的不同反應,將依戀行為總結成4種依戀關係:

1. 焦慮- 抗拒型依戀

這類寶寶即便媽媽在場,也很容易表現出焦慮的狀態,且當媽媽走開時,反應極為強烈。

即便媽媽很快回到身邊,也不容易得到安撫,對媽媽表現出一種既親近又抗拒的狀態。

2. 焦慮- 回避型依戀

對于這類寶寶來說,媽媽的重要性被無限降低了,無論媽媽在不在場,寶寶的表現都沒太大差異。

寶寶對待媽媽沒有親子之間的那種親密感,好像已經「傷透心」一樣。

3. 混亂型依戀

混亂型依戀是最糟糕的一種情況,在這類寶寶看來,媽媽不僅很難帶來安全感,反而還是緊張情緒的來源。

在面對媽媽時,寶寶本能地感到依賴,但又情不自禁地有些恐懼,于是處在一種矛盾的狀態中,有時可能對媽媽表現親近,有時則會顯得十分抗拒。

4. 安全型依戀

這樣的寶寶在與母親在一起時,能夠安心地玩耍、毫無顧忌地表現自己的好奇、自由地對周圍探索。

當媽媽在場時,在陌生人面前這類寶寶也不會過于緊張,可以表露出友好的態度,但是當媽媽離開時,寶寶會有明顯的不安,表現出焦慮行為,而得到媽媽的安撫後,會很快好轉。

如果媽媽發現自己在身邊時孩子更容易哭鬧,其實恰恰是處于「安全型依戀」的狀態。

只有媽媽能夠和寶寶和諧相處,寶寶的生理、心理需求得到滿足時,才能建立對媽媽的信任感,形成這種健康的「安全型依戀」狀態。

而當孩子出現另外3種依戀關係的狀態時,寶媽就應該多多反思了,自己是不是沒有給予寶寶足夠的陪伴?是不是在對寶寶的態度上存在問題?需要及時建立寶寶對自身的信任感,改變依戀狀態。

怎樣與寶寶建立「安全型依戀」關係?

英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理念「Goodenough mother(足夠優秀的媽媽)」,並給出了具體的實現方式「holding(保持)」。

要與寶寶建立「安全型依戀」關係,「足夠優秀的媽媽」需要對寶寶的需要保持敏感,能夠給其所需要的一切,包括生理、情感兩個方面。

比如當寶寶用哭聲表達饑餓時,媽媽能夠很快為孩子哺乳;當寶寶在這個世界初來乍到,感到陌生時,媽媽應該給予孩子懷抱、陪伴,為孩子賦予無與倫比的安全感,這對形成「安全型依戀」關係至關重要。

另外依戀關係是在親子之間不停地互動中形成的,「足夠優秀的媽媽」還應該多注意對待寶寶的態度。

試想如果媽媽態度消極,或者是情緒不夠穩定,時不時地對寶寶釋放不滿,寶寶又如何發自內心的喜歡、依戀媽媽呢?

最後家庭氛圍對寶寶依戀關係的形成也有一定影響,只有保持家庭關係的和睦,寶寶的成長環境和諧,才能形成健康的「安全型依戀」

關係。

寫在最後:「依戀關係」對孩子的影響貫穿一生,即便是長大成人也無法擺脫。

所以當寶寶喜歡黏著你、肆無忌憚地哭鬧時,媽媽大可不必過于擔心,這其實是寶寶健康成長最有力的證明和表現。

今日話題:你有孩子經常在面前哭鬧的煩惱嗎?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