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小心養出「媽媽的聾子」,聰明父母這樣做
2021/03/22

每個父母都有屬於自己的教育方式,大多數父母不外乎三個方法: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這三種方法其實是父母想辦法控制孩子的套路,在教育孩子上,我們需要更有效的方式。

語言溝通在教育中是很重要的一環,但是很多父母卻把語言教育,變成了最無用的教育方式。

相信大多數父母的口頭禪就是「我說過多少次了......」

「我說過多少次了,衣服脫下來了不要亂扔!」「我說過多少次了,作業沒寫完不能看電視!」這些話是不是很耳熟?你對孩子說過嗎?

當你說出這句話時,孩子有什麼反應呢?除了孩子極其不聽話之外,有沒有一些挫敗、沮喪,和無力感?

這句話一說出來,就證明:我們之前對孩子成百上千次說教,都是無效的。我們對孩子的每一次「告知」都是沒有效果的。

這就是所謂的「媽媽的聾子」,而這個說法出現在《孩子:挑戰》一書中。

書裡說了一個媽媽與孩子產生衝突的案例。這個孩子覺得媽媽的話很無聊,媽媽說她的,孩子根本沒聽進去,久而久之對媽媽的說教產生了免疫,成了一個

「媽媽的聾子」(mother-deaf)。

這樣的「耳聾現象」如果不加以及時調整,最後會發展到針對所有對他講道理的人。比如老師、領導、伴侶。

不要做一個「扭曲」的父母

想要改變自己的無效教育,首先要明白自己哪裡做錯了?

比如說在吃飯的時候,父母會反復告訴孩子:「在餐桌上離開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如果再隨便離開,我就把你的飯碗都收走。」

可是孩子發現,他無論多少次離開座位,媽媽都不會把碗筷收走,但是說話的聲音卻越來越大,直到媽媽最後忍不住大發雷霆,孩子才乖乖坐下。

這就是問題所在,我們是一個「扭曲」的父母:言行不一致。

我們說要把孩子的碗筷收走,但是卻沒有這麼做。

如果我們說完了上面那段話,孩子依然離開座位,那我們就果斷把碗筷收走,而且直到下一頓飯前,都沒有零食吃。

讓孩子體驗後果,下一次孩子自然會懂得離開座位意味著什麼。

無數次的「講道理」,不如一次的行動

有的事情確實需要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提高認知,明事理。當孩子懂了以後,不需要我們反復給他們講同樣的道理。

道理講一兩次,孩子懂了就可以了。

反復講孩子已經知道的道理,就變成了了無效的「嘮叨」。比如孩子在遊樂園玩,他總是用海洋球砸人,媽媽這時候就會教育孩子,不要用球砸人,很不禮貌。但孩子不聽,依然用球砸人,直到一個大孩子出來,二話不說給了孩子一拳,這時孩子才會哭著過來找媽媽。

這件事中,媽媽最應該做的就是「行動」:一次行動,頂百次講道理。

告訴孩子「砸人不禮貌,再發生一次就不要再玩了」如果孩子不聽,就直接進去把他抱出來,不允許他再玩了。

等到孩子保證不砸人的時候再讓他進去,若是再砸人,再抱出來。超過幾次就直接回家,不允許再玩。

這樣行動起來,孩子才能真的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後果,自然就會去改正了。

不要被孩子訓練,而是要訓練孩子

拿那個反復離開餐桌的孩子舉例,他在心裡其實知道自己做的不對,而且知道在自己第幾次離開桌子後,媽媽就會發火,在媽媽真的發火後,他才老實回到餐桌上。

當孩子一旦把自己的成就感定義為「引起大人的憤怒/挫敗感」這件事上時,父母的苦日子就開始了。

因為孩子就會執著於各種類似的事情(比如反復亂扔衣服、寫作業的時候磨磨蹭蹭),反復挑戰我們的底線,直到我們發火,他們的價值得以實現,這件事才暫停一個段落。

這時候我們就要反思了,是不是自己的無效說教讓自己和孩子陷入了這個「閉環」中?

我們要引導孩子遵守家裡的規則,遵守社會的規則,而不是被孩子如此訓練。

想要育兒成功,心態很重要

各種育兒方法,都是輔助工具;只有「心態」,永遠是基石。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本著「和善而堅定」的原則。

我們不是孩子的對立方,我們是孩子溫暖的後盾,是發自內心愛孩子的人。還拿離開餐桌的孩子舉例,當父母用行動讓孩子體會到後果以後。

就可以採用溫和一點的方式,當孩子餓的時候,我們抱抱孩子,詢問他要不要吃點東西,或者把晚飯提前半個小時。

如此一來,孩子知道我們理解他的感受,關心他的狀態,甚至還為了他將晚飯提前了半個小時。孩子體會到了了午餐時離開餐桌的邏輯後果,同時也感受到了父母的愛。

下一次吃飯,孩子會發自內心地不再離開餐桌,也不會再故意激怒媽媽以體現自己的價值。

這才是合作雙贏的方式。

教育孩子,父母的行動很重要,不要再給孩子講無效的道理,做一個敢於行為的父母,孩子才會越來越好。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