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後進入了秋天,雖然天氣沒有馬上變涼,但其實氣候也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
而且中醫上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進入了立秋,進入了秋天,我們也要養孩子的陰氣,所以在養育孩子方面也會有不一樣的要求。
立秋過後家有孩子要注意,養育方法有7個變化,看看你做到了嗎
變化一:防潮濕到防乾燥
夏天的天氣就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這邊才豔陽高照,那邊就開始下起了雷陣雨,所以在夏天其實天氣熱,但是也比較潮濕,所以悶熱。而秋天天氣變得秋高氣爽,天氣乾燥我們就要注意防乾燥。
艾姐建議:
開空調要注意室內放加濕器或者放水。
給孩子洗澡的時候不要再頻繁地使用沐浴露,而是要注意保濕,要提醒孩子多喝溫開水。
變化二:從養陽氣到滋陰
民間有俗語冬吃蘿蔔夏吃姜,不用先生開藥方。
夏天天氣熱,向外散發陽氣反而會稀少,所以要給孩子吃一些升陽氣的食物,比如說偶爾吃一些生薑、大蒜這類刺激的食物。但是到了秋天要開始滋陰。
秋天少吃辛辣的食物,而是多吃一些補水補氣的食物。
艾姐建議:
給孩子吃芝麻蓮子羹,可以起到滋陰補氣的作用。給孩子打黃豆花生芝麻豆漿也可以起到防乾燥的作用。多給孩子喝溫水,少吃刺激辛辣的食物。
變化三:從晚睡早起到早睡早起
夏天天氣很熱加上白天的時間比較長,加上剛好碰到暑假,很多孩子晚上睡覺的時間就會向後推遲,但建議進入了立秋之後,孩子也準備要開學,建議要讓孩子早睡早起。
艾姐建議:
3歲到6歲幼稚園的孩子,每天9點之前睡覺,6歲到12歲的孩子每天9:30之前睡覺。青春期的孩子,每天10點之前睡覺。孩子早睡才能更好的修身養性,促進身高的增長。
變化四:從清淡飲食到適當增加蛋白質
夏天天氣很熱胃口不太好,所以孩子胃口也很差,很多家長就會給孩子吃一些相對清淡的。比如說涼拌的瓜果等等食物,或者多吃一些素食。
但是到了秋天孩子的胃口稍微好一些,就要適當地增加魚肉,雞肉,鴨肉,瘦肉,牛肉,羊肉等這些高蛋白的食物,讓孩子把夏天掉的肉長回來。
艾姐建議:
給孩子吃瘦肉而不是肥肉,除了吃肉之外,也要多吃蔬菜水果才能有助於肉的消化。
變化五:從喝冷飲變成吃溫熱的食物
有些民間在立秋這一天是不允許孩子喝涼水的。秋天之後盡可能少讓孩子直接從冰箱拿食物來吃。
多給孩子喝溫熱的水或者飲品而不是冷飲。秋天氣候要乾燥一些,喝溫熱的水更有助於孩子補水。
艾姐建議:
多給孩子煮銀耳燕麥羹,滋補陰氣,預防乾燥,預防孩子喉嚨不舒服,可以讓孩子的皮膚更滋潤。因為銀耳和燕麥裡面都含有粘多糖,可以更好的鎖住水分。
變化六:增加運動量
夏天天氣太熱,即使是太陽下山之後,地上也還像汗蒸一樣,孩子動一動就滿身大汗運動量大為減少。到了立秋之後慢慢進入秋天,不冷不熱。是進行體育鍛煉的大好時機。
家長每天要帶孩子1~2個小時的戶外運動加上日常飲食,胃口好了能夠讓孩子長得更高。
艾姐建議:
如果孩子學校不太遠,早上建議和孩子一起步行上學。晚上放學之後帶孩子在戶外跳繩、跑步、打球。
變化七:多吃白色食物
秋天主要是補肺,白色的食物潤肺,所以家長要多給孩子吃白色的食物。
銀耳蓮子等白色的食物可以做粥、做菜給孩子吃。
艾姐建議:
百合蓮子粥,銀耳燕麥羹,經常給孩子做一做。
立秋之後很快進入秋天,秋高氣爽天氣乾燥,好好地在秋天呵護孩子的胃腸和肺部,讓孩子身體健康,秋天身高也能竄一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