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聲音越大,孩子越不會「說話」
2020/12/08

美國說話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研究者將媽媽們大吼大叫以超過85分貝的音量,放給10名7至10歲的兒童聽。之後讓他們寫出媽媽吼叫的內容,結果只有13.3%的孩子寫對。

研究者稱,大音量的吼叫,對管教孩子毫無用處, 音量越大,孩子注意力越不集中。

正如北師大教授錢志亮所言「責備孩子的聲音越小,孩子聽得就越認真,教育的效果也就會越好。」

01

音量越大,孩子越不聽話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時,以為聲音越大,孩子越會記憶深刻,效果也就會越好,結果事與願違,還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爸爸去哪兒3》裡有這樣的情節:

林永健的兒子林大竣和夏克立的女兒夏天,被節目組要求看守糖果和霜淇淋,年紀小經不起誘惑的他們,違反了規定偷吃了糖果。

林永健看到兒子的表現,立馬提高音調,大聲對兒子說:

而夏克立則把女兒拉到一邊,親切而又嚴肅地小聲告訴她:

被爸爸大聲訓斥的林大俊,壓根不知道自己的錯誤所在,明明是自己犯錯導致爸爸生氣,卻演變成自己生爸爸的氣,在接下來的節目中,故意和爸爸頂嘴,不配合爸爸的行動。

大聲對孩子說話,不僅沒有起到作用,卻起到了反作用,讓孩子越叛逆,越聽不進去大人的話。

很多時候媽媽吼聲越大,孩子不僅不會「說話」,更不會「聽話」

前幾天,帶孩子在遊樂場玩,一個「小惡魔」冬冬讓我印象深刻。

他不是搶別人玩具、就是欺負同伴,最後孩子們只能去他媽媽那裡「告禦狀」。

但他媽媽罵得越凶,他反而越肆無忌憚。

最後,他媽媽無奈地說:「在家也是,脾氣很臭,吼他無數次了,完全沒用,現在他聲音比我還大,真沒辦法。」

在媽媽眼裡,兒子天性頑劣,而實際上兒子不過是「答錄機」,媽媽才是「發聲源」。

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

「毀掉一個孩子很簡單,不用遊戲和貪玩,只要父母常年吼罵他。」

02

媽媽說得越多,孩子「跑」得越快

知乎上有人問:「有個愛說教的媽,是種什麼體驗?」

看到一個高贊回答:「只要媽媽開口,我耳朵就想‘跑’。」

為什麼明明是為孩子好的道理,孩子就是不想聽?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 超限效應」,指的是機體在接受某種刺激過多時,會出現自然逃避的現象。

道理本就是個中性詞,一旦「杠杆」偏向居高臨下的說教,孩子聽得太多,耳朵自然會長繭,不但聽不進,甚至從「腳指頭」開始反駁。

看過一期綜藝《幻樂之城》,伊能靜在節目中聊到和兒子相處,「媽味」十足的她,在兒子這兒竟翻了車。

她說和兒子第一次吵架,是因為兒子想學剪輯,而她用了一堆分析、論證來說服兒子學編劇更有出路。

喋喋不休了半天,最後被兒子一句話噎住。

兒子反駁:「你用你知道的事來告訴我,你怎麼知道你知道的就是全部呢?我的未來你又沒去過!」

教育家杜威曾說:「教育從不是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和建設性的過程。」

孩子只會從自己出發去看世界,告訴孩子這杯茶好喝,和孩子自己體驗過後說「好喝」完全是兩件事。

居高臨下的說教,表面看是在溝通,實際只是以自己的標準要求孩子,孩子沒主動權,自然會因為沒有參與感而選擇逃避、反駁。

而真正良性的親子溝通,從來靠的不止是舌頭。

03

媽媽耐心聽,孩子才會說

育兒專家盧勤曾說:「親子溝通的很多問題,大多因為父母說得多,聽得少。」

在《好父母,好孩子》書中,她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兒子放學到家,開始都會興奮地和她講學校的趣事,但一開始她忽略了兒子需要一個聽眾的需求。

因為工作忙,每次兒子和她講話,她總覺得耽誤時間,眼神左顧右盼,一副「你快點說完」的樣子。

久而久之,兒子為了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話說完,只能加快語速,最後竟造成了語言障礙,講話開始結巴,越來越不自信。

發現孩子的變化後,盧勤開始反思,改變自己的「傾聽」模式,不再做高高在上的指導者,而是放低姿態,耐心地聽孩子說,看到孩子眉飛色舞時,給與會心的一笑。

就這樣,孩子越來越喜歡和媽媽分享「小秘密」,性格也更加活潑開朗。

所以,想解決孩子的問題,第一步得打開我們的耳朵。

傾聽是父母育兒必備的能力,正如一句話說得好:「 孩子的教育80%在於溝通,20%在於教導。」

獅獅媽媽有話說:

有效溝通應該是溫柔又不失力量的。

正如有句俗話:「好話不在多說,有理不在聲高。」

為人父母大可不必選擇用聲音去制服孩子,不如把聲音放低。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處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聲調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評孩子,用低聲調孩子更容易接受。

一個說話平和的母親,影響著孩子成年後的為人處世,同時也影響著一個家庭的氛圍。

在我們身邊,很多父母的問題不是脾氣太差,而是說話的語氣不好、分貝太大,忽視了再調皮的孩子,也渴望被父母溫柔對待。

如果父母能在孩子出現問題時,控制住情緒,降下說話的分貝,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也是孩子的幸運。

有話好好說,永遠是一個家庭難能可貴的財富。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