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挨打時,如果有這2種反應,家長再生氣也不要動手了,不然後悔都來不及
2021/05/17

「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教育理念。生活中不乏一些脾氣火爆的家長,奉行「棍棒教育」法則,遇到孩子做錯事,難免會打罵孩子。

採取「棍棒」教育的方法也許當下會收穫良多,覺得孩子變得聽話了很多,但事後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去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許多網友曾在網上分享過自己經常被打之後自己的心理:

網友A:自己曾經想過自殺,但是....刮錯地方了;

網友B:因為老被打,自己變得極度不自信,自卑,情商超差,現在長大的我夢到我媽打我,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兒時的恐懼。

可見,孩子經常處於「被打」的生活環境中,對孩子的未來以及心理有多大的影響。所以,當孩子挨打時,有這下面幾種反應,家長在生氣也不要動手了。先雙方都冷靜一下。

一:孩子站在原地,任由打罵

當父母打罵孩子時,孩子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任由其打罵,這是有的父母也許會更生氣,看著孩子「默然」的態度,更是加大了手裡的力度,覺得自己還管不了你了。

其實,當孩子出現這個反應時,家長應該立即停手。因為此時對於孩子來說,要不內心就是已經無所謂了,覺得隨便你,反正自己做什麼都是挨打,都是錯,有種「放棄自己」的感覺。

二:與父母互罵互打

有的孩子當被父母打時,會與父母互罵互打,誰也不讓誰。其實,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孩子長期生活在被父母管教被打的環境下,小時候也許自己沒有力量反抗,但是現在自己長大了,有力量反抗了,就會形成這種與父母對打的局面。

甚至有的孩子還要自殘傾向,這些對孩子內心的心理都是有著極大的傷害。

其實,對於孩子犯錯,一味的「棍棒教育」,只會讓自己和孩子都陷入僵持的局面,讓彼此的親情變得更加「淡薄」。試想如果有個人從來都不問緣由,每天不分對錯,完全讓你按照他的意願來生活,一不對就打你,你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父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去教育他們,因為我們要對他們的以後負責,畢竟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錯誤買單。我們不教會孩子如何去分辨對與錯,長大後社會就會教育他們。

但是,我們卻也要用正確的方法,説明孩子去分辨對錯,而不是一味地打罵。

當孩子犯錯是,我們應該如何教育?

一:教育孩子之前,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人一旦情緒的「荷爾蒙」上來了,大腦根本就不會理性思考。我們教育孩子的初衷就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並改正。所以,大腦只有保持足夠的冷靜,才可以分析去問題原因,並去解決。

二:良好的溝通是關鍵

父母與孩子只有溝通交流了,才可以解決問題。瞭解孩子當時內心的想法,才可以幫孩子知道自己錯在那,為什麼不該這樣做?然後才可以去解決問題。

而不是一上來就不分青紅皂白的一頓打。完全憑自己的想法,就給孩子「扣上各種帽子」。

父母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是不正確的,也是不利於他們的成長。由於每一個小孩子的性格是不一樣的,所以父母應該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哦。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