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歲之前,家長一定要「拒絕孩子」,再晚就來不及了!
2022/03/03

如今孩子心裡承受能力越來越差。

背後原因各有不同。

有的因為遇到難題找不到解決方法,以為走到了絕境;有的是因為對自己失望;有的因為對別人或社會失望;還有的是想以此報復父母……

這些孩子中,有敏感的,有善良的,有脆弱的,也有自私的。

李玫瑾針對這類的孩子,說過這樣一句話:

「他知道你愛他,所以用你的愛來威脅你,只是他不知道去世的含義。」

這句話她在講座中是平和地說出來的,卻聽得我內心一痛。

可是,卻有父母用自以為是「愛」實際上卻是「害」的方式,在養育孩子,將孩子漸漸地帶到了一條獨木橋上。

這種悲劇讓人難過,可惜孩子的離世,心疼父母的心傷。他們不是不愛,而是不會愛。是愛得太用力。

用行動告訴孩子:父母的愛是有限制的。

孩子對你笑,我們回之以微笑。

孩子打了我們一巴掌,我們不能再回以微笑。

我們要握住孩子的小手,平和地對他說:「不可以。」

否則,孩子不知道行動的邊界在哪裡,他以為什麼都可以做,做什麼你都應該一如既往地愛他。

【例】

一個孩子在其他人面前不怎麼動手,但一旦和爺爺在一起,就喜歡動手。沒有特別的原因,只是因為孩子小的時候,無意中打了爺爺一下,爺爺不但笑了,還說:「我孫子真有勁兒。」

那時候,孩子才兩歲。

可是,當孩子慢慢長大了,爺爺若是不滿足他的什麼要求,他依然會習慣性地動手打爺爺。

這種縱容和溺愛,會讓孩子產生 認知偏差。他認為爺爺這樣才是愛我。如果哪一天爺爺怒斥他了,或者爺爺還手了,那就是爺爺做錯了,是爺爺不再愛他了。

這無疑是被大人訓練出來的錯誤的價值觀。 而這種價值觀帶給孩子的害處,遠不止打爺爺這麼簡單。

所以,當孩子聽得懂大人的話之後,我們就要約束孩子的行為,讓孩子懂得邊界、規矩,和有限制的愛。

比如:

當孩子 想在客廳小便的時候,我們告訴他「不可以」,要到衛生間。當孩子想一個人 獨享美食的時候,我們告訴他「不可以」,要和親人一起分享,即使我們只是象徵性地分一小口。當孩子不喜歡我們做的早飯,喊著要 換其他飯的時候,我們告訴他「不可以」,要尊重媽媽的勞動成果,不喜歡可以少吃一些,等明天再做他想吃的那種早飯。

孩子六歲之前,父母一定要這樣拒絕孩子一次

孩子小的時候,如果提出不合理要求,父母拒絕之後,孩子可能會哭會鬧,頂多躺在地上打滾兒,不會做出更嚴重的行為。

可是,如果我們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讓他們懂得「合理地被拒絕」是正常的事情,那麼等到孩子長大後,比如十五六歲,如果遇到「拒絕」無法接受的話,他們表達憤怒的方式,就與幾歲的孩子不一樣了。他們有可能閉門不溝通,還有可能離家出走。

之前,不是因為有個媽媽拒絕了兒子的要求,被兒子當街拽頭髮被欺負嗎?那孩子我記得才十三四歲。

這樣的孩子,都是長在「溺愛」的環境中,被無底線的「滿足」養大的。一旦無法被滿足的時候,就認為「錯在父母」。

防止孩子形成這樣錯誤的價值觀,我們就要學會對孩子說「不」。

如何對孩子說「不」?

李玫瑾老師提出了四個「不要」:

不要罵他。不要打他。不要說教。不要走開。

這四個「不要」,是在孩子強烈要求做什麼或者買什麼,被我們拒絕了,正處于情緒當中的時候,父母要遵循的原則。

不要這樣做,那要怎麼做?

如果你們是在商場或大街上,我們可以將正在鬧脾氣的孩子抱起來帶回家,然後放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中,坐在那裡陪著他。

最好不要放任他在商場上、馬路邊大哭大鬧,影響其他人不說,還有可能因為面子掛不住,導致父母情緒失控,以對孩子打罵或妥協收場。

孩子哭鬧的時候,大腦處于「原始腦」狀態(參考丹尼爾·西格爾的掌中大腦理論),理智是下線的。這種情況下,大人給他講道理是沒有效果的,因為孩子根本聽不進去。

最好的方式就是安靜地在他身邊陪著他,他若想讓我們抱一抱,我們就抱抱他。讓他知道父母雖然不能給你買玩具,但依然愛你。

等他哭夠了,平靜下來了,我們再和他說一說不能買的原因,讓他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這樣孩子心裡也會有桿秤,知道以後什麼要求可以提,什麼要求不合理。

同時,我們還可以鼓勵孩子和我們溝通。

告訴孩子:如果你真的很想要這個東西,你要好好和我說,說通了,我可以考慮給你買。

這麼做,好處有三:

(1)給孩子留有希望

讓孩子知道,父母不是鐵面無私的,也有活動的餘地。給孩子留一道門縫兒,防止孩子失去希望。

這一點,其實挺重要的。

因為有的孩子膽小,一想到父母可能不同意某件事,就不開口了。殊不知,有些事情,父母的想法和孩子可能是截然不同的。若是不開口,就徹底失去了可能性。

也許,因此會錯過什麼美好的體驗,或者重要的機會。

(2)鍛煉孩子的溝通力和思維力

孩子想要說服父母給他買某個東西,一定要有說得通的原因。當孩子在組織語言並清楚地表達出來的同時,能鍛煉他的思維能力和溝通能力。

(3)孩子會感受到「被尊重」

當孩子的想法被我們認真傾聽並考慮的時候,孩子會有「被尊重」的感受,而且也能意識到自己的想法也是有價值的。會增強孩子的自我認知和歸屬感。

李玫瑾教授說,父母不要孩子一說理由就同意,也不要孩子說什麼理由都不同意。大概三次中同意一次即可。

孩子越小的時候越好管,各種習慣也容易養成。

若是小的時候不注意,等到大了發現問題再去矯正,就困難多了。

所以,要在合適的時間去做合適的事情,才會事半功倍。

以上,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

AD
文章
快訊